上海市世外小学数学组在暑假培训的三天里开展了贴合新课标要求、全方位结合学生实际的丰富培训内容。
聚焦新课标,设计新作业
黄恺莹老师代表一年级备课组进行了主题汇报:《双新背景下一年级数学课程建设》,详细分享了新一年级使用新教材,在新课标下的“三新”:新的课时安排、新的教学设计、新的练习设计。课时安排做到与新教材的单元教学目标匹配,在此基础上,拓展课时的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衔接、补充课时的内容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新的课时设计注重更开放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思维空间,落实新课标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打破传统教室传统课堂的围墙,让学习真实有用。
新一年级的练习设计从“整合”、“分层”、“开放”、“实践”四个方面展开。一年级备课组的老师整合了练习册和练习卷的题目,做到题目少而精,并且对题目难度分为ABC三级,让学生们接触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开放类题目,促使学生们更愿意尝试、思考问题越来越全面。
在新课标新教材的背景下,老师们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量体裁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尊重学生们的差异,不回避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们解决疑难点,在作业方面不做重复的机械训练,注重创新练习。
我校邀请了徐汇区数学教研员黄琰老师进行了一场作业设计的主题培训。黄老师从教师们的教学开始讲起,着重提到了“老师们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而不是教教案”,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多思考学生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在上课时关注学生,根据学生们的学情、问题引导学生们学习。给学生们提出问题的机会,在学生们彼此的辩论中将问题越辩越明。
在作业设计方面,黄老师提出作业设计要包含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个方面,遵循五大原则:渐进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应用性原则和反馈性原则,让学生们在日常练习中多做一些变式题、新颖题,避免对常规题进行反复地机械化练习,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黄老师分享了优秀例题,让老师们更具体地体会和感受到什么是真正贴合学生学习的好题目。
下午,各年级组备课组长进行期末质量分析,对学生们的错题进行错因分析,并为以后的教学安排提出改进措施。
丰富多彩的项目化课程
7月2日,各年级组分享本学期的项目化课程。一年级《身体上的尺》,通过用一拃测量数学课本的长边让学生们感受到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进行测量,并且注重规范测量的过程。再将班级同学分成室内组和室外组,分别测量校园内的物体长度。学生们对测量的物体长度进行估测后再进行实际的测量。
二年级《时、分、秒》通过观察主人公“栗子”小朋友的一天,引导学生们记录关键的时刻,并计算时间。项目中选取的时刻和时间的计算涵盖了相关知识的重难点,最后引导学生们对栗子小朋友的作息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年级《午餐大作战》,将班级同学分成五个组,分别称1-5年级同学的午餐剩饭重量,应用前续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等统计知识,结合国际标准的每餐浪费标准线进行分析,呼吁全校的学生们减少浪费,开展光盘行动。
四年级《世外集市》十分精彩,学生们分好组后签订了一份世外集市公约,约定了人人参与、认真倾听、分工合作、和睦相处、实事求是等内容。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进货的种类:文具、植物、游戏、小食等等,每个小组只能选择一种货物。学生们计算进货成本、为产品定价、现场销售、计算盈亏,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整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整数、小数计算,锻炼了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五年级《旅行计划的私人订制》是综合性强的项目化课程,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以下学习支架:客户ABCD的需求、景点图、景点附近的酒店、高铁飞机票价。学生们进行抽签分组,每个客户有两个不同的小组制定旅行计划,最终由客户来评价决定选择哪一组设计的方案。整个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小数计算、平均数的应用,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也锻炼了统筹规划的能力。
数字化赋能:将AI应用于教学
7月3日,为期三天的培训迎来收官之日。上午,数学大组长丁懿琼老师说明了如何制作双向细目表,将每个知识点和每道题目详细对应。
黄恺莹老师分享了主题汇报:《AI能帮数学老师做什么》,详细介绍了“数字人”的制作,演示了豆包和剪映的操作方式。赵瀛海老师分享了用AI时如何提出详细的要求以及AI产生的效果。龚豪老师分享了本学期用点阵笔和AI开课的经验,展示了点阵笔结合AI的便利,后台能够实时展示学生做题的情况并且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并且AI可以帮助老师对学生的解答方法进行分类筛选,同时提出了现阶段技术层面的缺陷,即需要流畅的网络支持。
下午,各备课组持续推进专项任务:有的分工完成新教材单元整体设计的首轮创作,有的分工对已有设计进行二次优化,还有的着力完善新旧教材融合下知识点的逻辑建构。经过一下午的高效协作,全体教师建成“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新学期校本练习”等资源库,为新学期教学储备了系统化校本资源。最后,各备课组长依据暑期研训作业要求,给组员布置了个性化的新学期课程开发任务。
三天的培训活动在思维的碰撞与技术的革新中圆满落幕。从新课标解读到项目化实践,从作业设计优化到AI技术赋能。上海市世外小学数学组以"学生为本"为核心,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研讨,构建了"理论-实践-技术"三位一体的教研新范式。教师们不仅深化了对"双新"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更在跨年级项目化案例分享中拓展了教学视野。随着AI教育工具的实践应用与双向细目表的精准构建,数学教学正朝着"减负增效、素养导向"的目标稳步迈进。新学期,数学组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探索智慧教育新路径,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沃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撰文:丁懿琼、黄雨晨
摄影:龚豪、姜轶黎、韩晓康、金淳蕾、姚薇磊